拔完牙后总是会被医生和护士千叮咛万嘱咐,别吐口水,究竟是为什么?!
嘴巴里全是雪,难道全部要往肚子里咽吗?想想都好脏啊...
拔牙后会形成拔牙窝,拔牙窝的恢复是从凝血块开始的,半小时后会形成一个血凝块,2个小时后形成完善的血凝块,24小时左右局部的「纤维母细胞」刚从牙槽骨壁向血凝块延伸生长,并逐渐使血凝块机化而变得坚固结实。
血凝块的生长需要一个过程,刚凝结而成的血凝块,很嫩,质感犹如嫩豆腐,也很容易被破坏。
如果拔牙当天吐口水、漱口,会导致口腔内负压产生,让血凝块脱离伤口,甚至和口水一起被吐出来。原本已经止血的伤口,就会再次出血不止,并且很难愈合,没有血凝块保护的伤口容易发炎,如果形成干槽症,剧烈的疼痛会让你后悔莫及哦!
PS:既然上面说到了干槽症,那我们就来谈谈~
干槽症
一般发生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口腔细菌引起的感染。正常情况下,拔牙创口的疼痛2~3天后会逐渐消失。如果拔牙后2~3天后出现剧烈的疼痛,疼痛向耳颞部、下颌下区或头顶部放射,用一般的止痛药物不能缓解,则可能发生了干槽症。
临床检查牙槽窝内空虚,或有腐败变性的血凝块,呈灰白色。在牙槽窝壁覆盖的破死物有臭味,用探针可直接触及骨面并有锐痛。颌面部无明显肿胀,张口无明显受限,可有淋巴结肿大、压痛。
那口水太多怎么办呢?
拔牙后24小时内若口水太多,还是要轻轻咽回去,血不止牙齿是不会痊愈的。
需要注意的是,牙窝未完全止血和口水混合在一起容易让人误会是口水分泌过多,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仔细观察。
第一天流血很正常,但大量的出血就要看医生了。
第二天有少量血丝也属正常,不能刷牙但可轻轻漱口了。
第三天以不出血为好,若还出血就要注意了,漱口建议用消炎漱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