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怎么样的 https://m.39.net/baidianfeng/index.html预防手足口病守护幼儿健康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随着气温的逐渐上升,幼儿常见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其中,手足口病是一种发病急、传播快的儿童传染病,多发于在学龄前儿童。根据我国既往手足口病流行规律,4-7月为手足口病流行大高峰期,10-12月为流行小高峰。幼儿园温馨提示大家,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且会复发,学龄前儿童又是易感人群。请家长一定要提高预防意识,帮助孩子建立良好卫生习惯,做好有效的预防工作!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病发展阶段及表现
1.潜伏期:儿童被病毒感染后多会经历2~10天(平均3-5天)的潜伏期,潜伏期无临床症状,患儿在潜伏期即具有传染性,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2.发热期:起病急,体温一般不超过38.5℃,伴有食欲不振,流涕,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3.疱疹期:发热1-2天后在患儿口腔、手、脚和臀部出现散在米粒或绿豆大小斑丘疹或疱疹。皮疹的特点为:口腔黏膜疱疹散在分布于两颊部、咽后壁,舌边、唇齿侧,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很快破溃形成溃疡,其周围有红晕,疼痛感较明显。手和脚的皮疹多发生于手掌和脚掌,皮疹周围发红,疱疹较硬,里面有少量浑浊液体。臀部及肛周也可能出现与手、脚掌同样的皮疹,但躯干及面部很少出现。4.恢复期: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一般情况下7~10天后疱疹愈合,不结痂,不留瘢痕。但因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有极少数患者(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并发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甚至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实际上是通过三种途径传播。一是通过粪口途径、二是通过接触传播、三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为什么学龄前儿童是易感人群?
手足口病高发人群是5岁以下的儿童,特别是6个月到5岁的,因为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有母传抗体,大部分有保护,发病数比较少,但是如果6个月以下得了手足口病也是重症的比例比较高的。由于6-12个月龄得了手足口病,特别是由于EV-A71引起的手足口病所导致的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比高年龄组要高,所以EV-A71疫苗优先接种6-12个月龄的儿童,可以早期预防。
同一个孩子会多次得手足口病吗?
同一个孩子有可能会多次感染手足口病,这是因为手足口病是由一组肠道病毒引起的,目前发现有20多种肠道病毒都可以引起手足口病,这些肠道病毒之间的交叉保护可能是没有的。
比如说感染了EV-A71,又再次感染手足口病可能是由于CV-A16或CV-A6引起的,所以说手足口病的防控难度比较大,因为是多病原、多种传播途径传播的疾病。
手足口病有疫苗吗?
手足口病疫苗现在在中国已经有了,是EV-A71型的灭活疫苗。这个疫苗主要针对EV-A71型的,因为它引起的重症和死亡比例较其他肠道病毒高很多。注射这个疫苗之后只能让孩子产生对EV71的免疫力,对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不会产生交叉免疫。所以说,并不是打了疫苗就一定不会得手足口病。
EV-A71对所有类型的手足口病都有预防效用吗?
不是。20多种肠道病毒都可以引起手足口病,每个血清型得过之后只能保护这个血清型引起的手足口病,所以接种EV-A71疫苗只能预防EV-A71引起的重症和死亡,不能预防所有的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2.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3.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4.患病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减弱,饮食上应准备易消化的营养食物。出疹期间,尤其在口腔内水疱破溃成小溃疡期间,可以让孩子多吃一些流质饮食。病愈后可及时补充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加强幼儿膳食营养,注意食品安全,饮食锻炼搭配平衡改善体质。5.幼儿一旦患病需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除,开痊愈和复课证明后方可入园。
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期盼
当前手足口病正处于高发季节,为有效预防手足口病及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请各位家长与幼儿园共同携手,积极配合,为宝贝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