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感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夏季幼儿传染病预防指南 [复制链接]

1#
夏季常见传染病大手小手俱乐部特别提醒TheSummerDay

夏天到了,随着气温和湿度的升高,各类细菌、病毒生长繁殖的速度也大大加快,水源、食物、环境极易被污染,容易导致一些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健康,我们为广大家长朋友们准备了这份夏季幼儿传染病预防指南,请大家仔细阅读。

1#肠道传染病#

病原体从肠道传染病患者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了周围环境,再通过饮食进入儿童的肠道而起病,发病往往具有群体性。

同为肠道疾病,还有细菌性食物中毒。此种疾病是由于处理不当而被细菌污染所致,如沙门菌、大肠杆菌、嗜盐菌和葡萄球菌、肉毒杆菌、链球菌,尤其后者在繁殖过程中可产生大量毒素,即使食物经过高温处理,但毒素未被破坏,食后仍可引起中毒。

预防方法:以上两种皆是肠道传染病,必须管好孩子的嘴、警惕病从口入。做到餐前便后应洗手,不宜生吃海鲜,少吃凉拌菜、瓜果宜洗净后去皮再吃,不宜过多喝冷饮以免降低消化道抵抗力。做到食物要新鲜、清洁,忌吃过夜食物。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传播快、易流行。5-7月为高发期,潜伏期2-7天,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重者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

预防方法: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每次餐后应用温水漱口,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多饮白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家长要注意婴幼儿的营养,健康,重视调理脾胃,避免食积等情况;需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平时应加强体质锻炼提高免疫力。

3#甲型H1N1流感#

潜伏期不少于7天。人感染后会出现类似流感症状。会以打喷嚏、咳嗽和物理接触等方式在人群间传播。症状包括有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预防方法: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患者;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强健体魄抵御病毒

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它的流行与传播。家长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努力,用细心与耐心为孩子创造一个可以尽情玩耍的健康环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