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感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库存周期深度解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权威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万物皆有周期。

自古以来,人们推测未知事件有两种思维方式:

第一种是动量(Momentum),也就是预计未来会保持现在的趋势,其现象表现就是追涨杀跌,是简单的动物本能;

第二种是均值回归(Mean-Reversion),就是认为事件的发生存在规律,周期重复涨跌互现,其结果就是逆向布局。

这个分化存在下,不懂周期的人会简单的将当前的趋势外推到未来,而懂周期的人则会把周期性波动作为依据提前布局。懂周期的人会持续赚那些不懂周期人的钱。

经济周期,是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成因涉及到社会微观个体的选择,宏观政策的变动等等,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究其本质,则可以较为简单的归纳成一句话:物极必反,均值回归。

主流来看,有4种长度的宏观经济周期,持续时间从长到短分别为50-60年左右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康波周期),20年左右的库兹涅茨周期(建筑业周期),10年左右的朱格拉周期(固定资产投资周期),以及3-4年左右的基钦周期(库存周期)。此外,熊彼特()借鉴了康德拉季耶夫、朱格拉、基钦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三周期嵌套”模型,即一个康德拉季耶夫长波周期包含6个朱格拉中波周期和18个基钦短波周期。

不过,对于企业,金融市场以及个人而言,康波和库兹涅茨、朱格拉等周期过于漫长,40个月左右的库存周期能够获得更多数据支持,在经济活动和金融市场的短期波动中的反映也更为直接。

本系列我们着眼库存周期,主要从周期为何、统计验证、驱动因素、以及资产表现4个方面来试着察其秋毫之末。

何为库存周期-现象解析

库存周期,即基钦周期,是指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平均持续40个月(3-4年)左右的周期性波动现象。年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基钦(JosephKitchin)首次提出。基钦发现,-年英国与美国的物价、就业与生产统计数据出现了40个月左右一次的规律性波动,这其中以厂商存货量的变化最为明显,故称之为库存周期。

库存周期以「库存的去补」和「操作主被动」为依据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被动去库存、主动补库存、被动补库存、主动去库存,分别对应着美林时钟的复苏、过热、滞胀、衰退四个阶段。

①被动去库存

首先,当经济触底反弹需求回暖,小部分厂商率先开工生产,但大部分厂商暂未体感到春天来临,依旧习惯性的维持较低的生产力。此时当期需求大于当期生产,因此产成品库存持续消耗走低。

②主动补库存

当经济持续走好一段时间时,实体需求旺盛,预期乐观,厂商开始有意识的主动扩大生产规模。此时当期生产大于当期需求,因此产成品库存开始上升。

③被动补库存

当经济增长见顶,需求开始放缓,但多数厂商还没有意识到凛冬将至,依旧惯性般的扩大生产增加库存。因此当期生产超过当期需求,产成品库存上升。

④主动去库存

当经济寒意尽显,需求收缩,实体预期开始悲观时,商家终于意识到了继续扩张的风险收益比下降,开始收缩产能准备过冬,产成品库存进入消耗阶段开始走低。

…随后,当经济再次反弹时,新一轮的库存周期便已开启。

这里,「库存的去补」一般以“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增速”作为一级分类指标,增速上行为“补库存”,反之为“去库存”;「操作主被动」则一般由“营业收入增速”作为二级分类指标,营收与库存同升为“主动补库存”。

库存周期统计验证-一往如昔

有人说,时隔百年基钦提出的库存周期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物联网时代的生产节奏。

确实,对于以「逆周期调节」为主流的现代宏观经济而言,一方面,企业的前瞻性和组织性明显增强,愈发重视对未来产业空间和需求衍生路径的研判,库存规模的波动幅度也逐渐收窄;另一方面,库存管理模式也从单一的需求补给模式,进化出了基于商业建模技术的多样化管理方式,比如订单导向,库存导向,原材料导向以及全供应链监控等等。同时,不同库管方式对库存量的要求差异很大,比如日本丰田汽车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推出名为JIT(Justintime,准时生产体制)的“零库存”生产方式。

但是时至今日,为何我们依然对其抱有兴趣呢?

一方面,库存周期在发达经济体中得到较好地保持:

美国自年以来共经历了18轮库存周期,平均每轮时长44个月左右;日本自年以来共经历了12轮库存周期,平均每轮时长也在40个月左右。

另一方面,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我国经济发展也确实具有周期性。

首先,同时包含价格和物量因素的「名义GDP同比增速」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宏观总量指标。依据其我们可以将近20多年的中国经济分为6个小周期:年底-年初,年中-年3季度、年底-年2季度、年3季度-年底、年初-年底、年初-年底;平均周期长度为41个月。

近乎同样的区间内,衡量库存周期的「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累计同比」数据也可以划分为6个周期,平均周期长度为40个月。

两者走势极其同步。

另外,每一轮周期中,无论是价格、库存、企业利润、景气度等实体经济指标,还是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运行状况,都出现了有一定规律的上下波动。

所以,统计经验上我们可以大概率确定:目前库存周期依然在以近40个月的周期长度持续运行。

库存周期驱动因素-人性使然

从以上周期划分和数据可以看出,库存周期是「需求」的映射,是企业为使供给匹配需求变化而相应调整存货量,即使库销比(库存和销售之间的比例)维持均衡,从而推动了库存的补充和去化,最终产生了库存的周期性波动。

所以笔者以为,库存周期的根源在于需求,在于人性。技术的进步只能熨平库存周期的振幅,人性的变化才关乎库存周期的波长。

库存周期资产表现-对症下药

接下来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分别来看一下股票、债券以及商品在不同库存周期阶段的涨跌情况。

兴业宏观的统计数据如下:

年以来,按库存周期划分的不同大类资产的表现有所差异,但是也呈现一定周期性波动。

股票表现

可以看到,代表股票的上证50、沪深、中证等宽基指数在和阶段上涨概率最明显,涨幅最喜人,年化收益突破20%;阶段次之;阶段股票的表现则呈现镜像般的反面,下跌概率和跌幅都要远大于债券和商品。

债券表现

观察中债国开债净价指数的区间数据可以看出,至阶段的债券牛市确定性最高;反之至阶段的债券熊市确定性最高。

商品表现

大宗商品的价格也具有一定周期性,但是较为不规律,特别是油价涨跌受地缘政治的影响更多,其变化则更为复杂。不过也可以看出,在阶段,铜价,油价以及钢铁价格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涨;其中铜价阶段就开始启动,也反映了铜价对需求的变动更为敏感这一经验。

综合以上分析来看,库存周期对投资的指导性就会变得更加明晰:

①阶段,也就是经济见顶开始下滑的滞涨期最不适合投资,躺平休养生息是不错的选择。

②阶段适合投资股票和商品;阶段适合进行股债配置。

③阶段可以降低仓位配置股票和商品,不过收益率的期望值相对较低。

写在最后-多元思维

股神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一直非常强调多元学科的综合分析能力。他认为在持续单一学科的钻研中,潜意识层面复杂的思想倾向经常会导致认知偏离,也就是所谓的“锤子倾向”,即“对于一个拿着锤子的人来说,他眼中的问题都像钉子。”

而纠正锤子倾向有一个有效对策,就是尽可能的掌握多种工具。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拥有多学科技能,将会限制由于锤子倾向带来的认知偏离度。

而当下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细化的结果是越来越多的人只专注于自己选择的方向以及学科,因此难免产生偏见。但是世界的发展恰恰是多重因素碰撞而成的结果。

就像目前发现的月球引力会周期性的影响潮汐和人的状态,气候特征导致的天气阴晴也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一样。笔者相信,万物之间的关联,上到天文学太阳黑子周期,下到物种自然选择,再到微观分子运动规律,都存在着某种联系。

后续,笔者将继续分析库存周期与主要经济指标的关联,并对当前库存周期位置给出一个较为有依据的判断。

恰逢春节,祝大家新春快乐,新的一年里兔年大吉,钱兔无量,大展鸿兔!

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